Blog


不只是台灣民謠大師,陳明章要讓世界「聽見台灣的世界音樂」

【專訪】台灣音樂的行腳者-陳明章

Text / Chord & Major

10月22日剛在台北大佳河濱公園熱鬧落幕的「2017台灣世界音樂節」,邀請了台灣及世界多組重量級音樂人帶來精彩的表演。其中,21日的開場主秀即由陳明章所率領的福爾摩沙淡水走唱團揭開序幕。

圖:陳明章音樂提供 陳紀橖 攝 / 陳明章與福爾摩沙淡水走唱團 攝於2017台灣世界音樂節 大佳河濱公園。

陳明章用他四十年黃金歲月的音樂創作,誠實地為台灣保留了這片土地最質樸、最溫暖的人文故事,以及讓台灣傳統聲音有了新生命與傳承。下一個十年,陳明章說:「我要讓世界聽到屬於台灣的世界音樂」。

台灣土地音樂的傳承者

「大概沒有人比我瞭解台灣音樂了。」能夠讓陳明章自信滿滿發出豪語其來有自。陳明章在20多歲時,聽到了陳達彈唱的恆春月琴民謠,深受其感動,於是拋棄西方音樂思維,並重新思索從土地出發的創作是什麼,努力找尋台灣音樂的根。他不只是台灣首位或者可說是唯一同時拜師於北管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北管歌仔戲薪傳獎大師莊進才、月琴國寶朱丁順、以及台灣南管「天羅師」吳天羅等大師學習台灣古調的音樂創作人。

陳明章更吸納了南管五聲音階、台灣平埔族民謠、原住民布農族八部合聲、二音和弦、日本三味線等不同系統的音樂理論,進而疏理出屬於自己的吉他調弦系統,發展出獨創的調弦理論如三弦月琴、三弦吉他、海洋吉他、南管吉他、月琴吉他、車鼓吉他等。

圖:陳明章音樂提供 陳紀橖 攝 / 陳明章的各式月琴及調弦吉他

透過新的調弦理論與獨特的撥弦技法,讓西方樂器的吉他從原本明亮飽滿的音色,頓時增添了東方音樂婉轉優美的旋律線條。據說過去曾有日本知名吉他手聽了陳明章的吉他演奏,但苦思不解吉他怎麼能發出如此獨特的音色,因此特地飛到台灣向陳明章請益。

海納百川、心中無劍的「明章流」

在陳明章歷年的電影配樂及專輯皆使用台灣音樂元素並結合獨創調弦理論的吉他進行創作。如1986年獲得法國「南特影展」最佳配樂獎的《戀戀風塵》,及1995年與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合作首部長片電影《幻之光》,獲第五十屆「日本每日映畫獎」最佳配樂獎,二部電影配樂皆使用「三弦吉他調弦」進行創作。《戀戀風塵》電影配樂更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在國際獲獎的電影配樂,而《幻之光》則是每日映画獎五十年來首度由外國籍音樂家獲獎的電影配樂。

而另外一個將陳明章的「明章流」音樂理念表現淋漓盡致的作品則是2012年為電影《花漾》所製作的電影配樂。在作品中陳明章以「南管調弦吉他」譜寫旋律。配器部分,高音部使用歌仔戲常用的殼仔弦、中音用雙音仔、低音是大大廣弦,揚琴做和聲,琵琶當主旋律。另外,也加入了北管、歌仔戲、月琴、笛子、東方鼓與現代歌曲等不同音樂的元素,對陳明章來說這次的配樂難度極高,但也藉此實現了陳明章心目中的現代南管,為傳統音樂的現代化建立了一個新典範。


圖:陳明章專輯封面

「台灣在這幾百年來已經發展出自己很棒的音樂,如果沒有人繼續去推廣與傳承,這文化就會消失了。特別是月琴是台灣音樂的根,只有兩條弦,但卻可以演譯出不同系統的各種樂風。」說著說著陳明章便立刻拿起月琴一首一首的彈唱著「思啊~思想起~」這是平埔族的民謠;接著下一首是南管音樂、這是北管音樂、這是原住民的曲調…,陳明章對各式音樂的信手捻來就像呼吸一樣輕鬆自然,創作也在即興中渾然天成。

圖:陳明章音樂提供 陳紀橖 攝 / 攝於北投溫泉博物館

唯有深耕土地的根,才能有更多的能量走向國際。

談到為何會想要用吉他這個西方樂器去重現傳統古調的音階或調弦,陳明章說:「吉他是世界上最多人學習的樂器,也是八九年級學音樂的年輕人最常選擇的入門樂器。你要年輕人去理解長輩要說的話,就得用他們習慣的語言啊!現在要年輕人去學習傳統國樂、理解傳統文化是很困難的事。所以我轉個方向讓他們可以透過熟悉的吉他,給他們一個方向讓他們知道任何樂器都有音色再造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味的去接受西方的理論。」

「因為西方的東西再怎麼練習,因為文化的背景不同,我們永遠沒辦法超越他們。但是透過月琴還有我自創的調弦吉他,再加上我們自己的文化、音樂、還有感動,這些將來都是代表台灣在世界音樂領域展現我們獨特性最重要的東西。」陳明章還是一直強調「用西方的樂器,做不出台灣的味!」所以他非常鼓勵更多人來學習月琴跟調弦吉他,再利用這套基礎發展出屬於自己風格、獨一無二的台灣音樂。而他也深信唯有深耕本土的根,才能有更多的能量走向國際。

除了每年在北投舉辦的月琴民謠祭之外,這幾年陳明章也花了不少時間行走台灣各地的中小學、大學、社區舉辦月琴體驗營及校園講唱會,就是希望讓更多年輕人可以認識自己土地的音樂。

圖:Chord & Major / 陳明章 月琴民謠祭月琴體驗教學

台灣多元的民族文化,滋養了陳明章的音樂與文化素養,他的音樂裡裡外外都很在地、很台灣。遊遍台灣各地的他,將每個足跡、每個小感動、每段相遇的人、事、物化成詩、譜成曲、唱成歌。讓年輕的一代因著他的歌曲而重新認識這片土地,以及他們未曾經歷的美好年代。

圖:陳明章音樂提供 陳紀橖 攝 / 陳明章與李炳輝 攝於2017月琴民謠祭北投溫泉博物館。

戀戀30,陳明章現場作品三十年音樂會,再現台灣的風華歲月

經過這麼多年的創作累積與無數的演出,陳明章將在12月8日國家兩廳院舉辦「戀戀30-陳明章現場作品三十年」音樂會。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帶領大家回到30年前《戀戀風塵》中青澀含蓄的愛戀,再一路細細品味這些年音樂的精彩。

陳明章的歌曲就像是一本用聽的「人生故事集」,記錄了三十年台灣土地與人的美好。在他的歌曲中,我們找到了許多失去的傳統文化、被遺忘的台灣人情味、甚至是已不復見的美景。因為陳明章相信音樂是很有力量的,它能夠喚起年輕人對這土地的驕傲與自信,也能夠讓更多年輕人回過頭來追尋自己的根。

下個三十年,陳明章期許有更多人能延續他的熱情,讓台灣的美好不斷地被傳承與交棒至下一個世代。

 

圖:陳明章音樂提供 陳紀橖 攝


圖:陳紀橖 攝 / Chord & Major 世界音樂調性耳機 Major5’14

%
*可自行輸入百分比
*Input the run-in percentage
歡迎使用「Chord & Major 全頻煲機程式」
完整煲機流程約為60分鐘,請依以下指示開始進行煲機:

1.請將耳機與播放裝置連接。
2.請將播放裝置的音量設定至100%。
3.按下start鍵後開始進行煲機。
Welcome to Chord & Major Full Frequency Run-In Program
The whole progress is around 60 minutes, please go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eps:

1.Connect the earphone and the audio device.
2.Set the volume at 100% on device.
3.Press “START” to begin with the Run-in program.
*注意事項:
煲機過程中因頻率與音量的變化較大,不建議直接聆聽。
*Note:
Not recommend to listen to the music through earphone during running this program due to the high volume setting and frequency changes.

第一階段:線性跑動

Step 1: Linear-Drive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20min
本階段針對耳機進行基礎熱身,讓耳機循序漸進地全頻運作,讓彈性恢復

Frequency: 0Hz ~ 45kHz
Time: 20 mins

This step is to do a basic warm-up for the earphone and let it play through all frequencies gradually to perform a better drive flexibility.

第二階段:瞬態反應

Step 2: Dynamic Response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10min
密集的瞬間動態動作,進行更高壓的極端熱機,讓性能運作達最佳化。

Frequency: 0Hz~45kHz
Time: 10 mins

Through the frequent dynamic responses to highly congress the burn-in progress for maximising the functions.

第三階段:全頻緩機

Step 3: Full Frequency Ease-up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30min
開始進行疏緩,讓耳機緩機,保留其延展性,讓驅動狀態穩定。

Frequency: 0Hz~45kHz
Time: 30 mins

Begin to ease-up the earphone for remaining the ductility and stabilise the driver.

START
PLAY
STOP
語言:繁中 / 日本語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