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耳機與播放器密不可分的連結關鍵 – 插頭與傳輸線

聲音從播放器(手機、MP3…)藉由耳機傳遞到耳朵的旅程中,會經過許多的介質,而每一項介質都會影響耳機音質與臨場感的表現。經過的介質包括:耳機插頭、耳機傳輸線、耳機本體,以及耳塞。

耳機的插頭與傳輸線,負責將音樂從播放器(手機、MP3…)傳到耳機本體,因此插頭與傳輸線有個「天職」──「忠實」地將音樂傳到耳機本體。音樂在傳遞過程中,因插頭與傳輸線所發生的損耗越少越好。

影響音樂耗損的關鍵主要有三項:1.傳輸線使用的材質、2.傳輸線單股纏繞的蕊數(一條傳輸線,由多少條線材纏繞而成)3.插頭表面「鍍層」選用的材質。

耳機的傳輸線,主要有三種材質:金、銀與銅。

銀是常用的傳導金屬中電阻最低的金屬,常溫下銀的電阻率1.59×10−8Ωm─傳輸速度最快。但傳輸速度過快,訊號不易控制。因此使用銀線,可能造成高音刺耳、低頻不夠飽滿,或是中高頻會有聲音混在一起的感覺。

黃金線材讓人有高級感,但事實上,黃金的電阻率是上述三種金屬中最高的,在常溫下約為2.44×10−8Ωm,對於訊號傳輸的失真影響較大,再因黃金價格高昂,一般入耳式耳機鮮少採用黃金線材,除非是對於音樂調校有特殊考量與需求。

銅線的阻抗小,常溫下電阻率為1.7×10−8Ωm ,導電性較黃金高,表示在相同粗細的線材下,銅線可以傳輸更多訊號,訊號損失也相對小,而銅的價格相較於黃金與銀而言便宜許多,因此銅線為一般入耳式耳機經常採用的傳輸線材質。

傳輸線單股纏繞的蕊數,會影響音樂傳輸品質。當單一條傳輸線單股纏繞的蕊數越多,也就是一條傳輸線由越多線材纏繞而成,訊號傳輸的品質越好、越穩定。一般入耳機耳機採用的銅線採用的蕊數,多半介於7~14條之間,Chord & Major 的耳機則採用140.06 mm的銅線,纏繞成一股傳輸線,來達成較穩定、品質相對較好的傳輸效能。

採用銅作為傳輸材料,可兼顧音樂的傳輸品質與價格成本考量,但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銅在常溫環境中非常容易氧化。線材的部分則需要有好的絕緣材料來保護線材並防止氧化,而插頭的部分則必須再鍍上一層金屬。用於表面鍍層的金屬,抗氧化、耐腐蝕的效能必須很好,且耐磨強度必須夠高,才能承受插頭不斷重複於播放器插孔使用過程,造成的磨損,因此Chord & Major 耳機 選用純金作為鍍層用金屬。

Chord & Major耳機傳輸線材,結合銅線傳輸品質的優點,插頭並採純金作為鍍層材料,讓音樂呈現出厚實、溫暖、飽滿且紮實的聲音特質,且兼顧抗氧化與耐腐蝕特性,讓耳機不僅聲線溫暖且穩定。

最後分享一個關於如何從插頭辨別耳機是聽音樂專用、或是具備接聽電話功能的產品。您可以檢查看看,您的耳機插頭上面共有幾個圈圈,若是兩個圈(二環三節),那就是聽音樂專用的耳機,如果有三個圈(三環四節),就表示這副耳機是附帶麥克風功能的產品。

音樂耳機的插頭,三節分別連接左、右聲道與接地線,兩環是絕緣的材料。而多了麥克風功能的耳機,四節則分別連結左、右聲道、接地線及麥克風,三個環也是用來絕緣。

關於音樂與耳機的關係,其實有很多細節,未來Chord & Major也會找機會一一跟各位朋友分享。也希望這一系列的文章,對想要更了解耳機的朋友能夠有幫助。

 

%
*可自行輸入百分比
*Input the run-in percentage
歡迎使用「Chord & Major 全頻煲機程式」
完整煲機流程約為60分鐘,請依以下指示開始進行煲機:

1.請將耳機與播放裝置連接。
2.請將播放裝置的音量設定至100%。
3.按下start鍵後開始進行煲機。
Welcome to Chord & Major Full Frequency Run-In Program
The whole progress is around 60 minutes, please go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eps:

1.Connect the earphone and the audio device.
2.Set the volume at 100% on device.
3.Press “START” to begin with the Run-in program.
*注意事項:
煲機過程中因頻率與音量的變化較大,不建議直接聆聽。
*Note:
Not recommend to listen to the music through earphone during running this program due to the high volume setting and frequency changes.

第一階段:線性跑動

Step 1: Linear-Drive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20min
本階段針對耳機進行基礎熱身,讓耳機循序漸進地全頻運作,讓彈性恢復

Frequency: 0Hz ~ 45kHz
Time: 20 mins

This step is to do a basic warm-up for the earphone and let it play through all frequencies gradually to perform a better drive flexibility.

第二階段:瞬態反應

Step 2: Dynamic Response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10min
密集的瞬間動態動作,進行更高壓的極端熱機,讓性能運作達最佳化。

Frequency: 0Hz~45kHz
Time: 10 mins

Through the frequent dynamic responses to highly congress the burn-in progress for maximising the functions.

第三階段:全頻緩機

Step 3: Full Frequency Ease-up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30min
開始進行疏緩,讓耳機緩機,保留其延展性,讓驅動狀態穩定。

Frequency: 0Hz~45kHz
Time: 30 mins

Begin to ease-up the earphone for remaining the ductility and stabilise the driver.

START
PLAY
STOP
語言:繁中 / 日本語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