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專欄主題:週五中午的音樂配餐

【音樂誰誰唸】邁向都市情歌更浩瀚的格局 – 蘇打綠《四季》

說到蘇打綠,第一個在腦海響起的莫過於主唱青峰那獨特的嗓音,以及蘇打綠那獨樹一格的音樂結構。蘇打綠(Sodagreen)由政治大學的一群學生於2001組成,以吳青峰為首,奪下政大金旋獎後,03年在海洋音樂祭上出道,經過幾輪團員的更迭,最後以吳青峰、謝馨儀、史俊威、何景揚、劉家凱、龔鈺祺六人組合成為廣為人知的蘇打綠。

不同於這幾年以來流行的厭世風格,在休團以前,蘇打綠的音樂受歡迎的點,就是那帶給人們滿滿的正能量,就如同團名:有著氣泡水那舒爽清新感受一般,配以青峰那驚人的高文學素養,奠定了蘇打綠都市情歌的美名。

 

向來以為是小清新的蘇打綠,在2009年卻展開了五六年浩大的企劃專輯《四季》,飛越四個國家,以不同的音樂風格串連,史詩般的古典編制,也讓蘇打綠成為不只是在小巨蛋演出的獨立樂團,更用這個分身站上了國家音樂廳的演出,不禁讓人好奇,《四季》到底呈現了蘇打綠怎樣的另一面?

《韋瓦第計畫-四季》出自於古典樂《四季》,這是巴洛克時期義大利音樂家安東尼奧•韋瓦第在1723年創作的四首小提琴協奏曲,這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四首協奏曲內各有三個樂章,用整個管弦樂團描寫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帶給人們的感受與其各有的特色。春天的萬物復甦、夏天的酷熱難耐、慶祝豐收的秋天以及天地寂靜的冬天,在三百年前,當時就是他們給王公貴族聽的的流行音樂。

時光走過三百年,蘇打綠的韋瓦第計畫則是四個季節+四個城市+四種情緒+四張專輯,比起韋瓦第,蘇打綠創造的更是貼近人的生命,將一年四季分成不同情緒,帶到不同城市,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音樂曲風。而《四季》四張,除了以不同的曲風展現,四張專輯也賦與不同的色彩形象,讓整個《四季》有明顯的分界,同時主唱青峰也隨著四張專輯的不同而染上不同的髮色。

春天在四季溫暖的台東唱著民謠,享受著日光,輕鬆寫意;夏天到了熱情奔放的搖滾樂集散地,倫敦,創作個性爽快的蘇式搖滾-狂熱;

【春日光:日光】

【夏狂熱:狂熱】

狂熱過後,走進秋天,深入北京的老胡同裡,細探這個城市的故事,唱著憂傷的詩歌,挖掘這裡人身上思念的愁;冬天則是屬於療癒的季節,到了柏林這個莊嚴肅穆的城市,配合德國的交響樂團,創造融合流行與古典的交織融合,在近乎隆重的背後,透出的其實是對人生百態的參透,即使到了盡頭也從未了,因為每個結束都會以另一個形式再開始。

【秋故事:故事】

【冬未了:未了】

講是四季,但其實春夏秋冬如同情感的循環,喜愛愁恨。一場感情由初相識的喜歡到熟識後的熱戀、相處過後的磨合、思念的犯愁,終將了結一段感情,在邁入下一段感情。更如同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呱呱墜地後的童年快樂成長,經過青春的年少輕狂,邁入中年過後的壯志未酬愁更愁,最後是垂垂老矣的聽天由命,再轉入下一個人生。

但蘇打綠的韋瓦第計畫不單就描寫這些人間百態,更是要帶給人愛,讓我們在春天之時有愛,所以生命誕生,相愛成真;夏天之時有愛,所以我們膽敢年少輕狂,膽敢勇敢狂戀;秋天之時有愛,所以我們開始對人思念、開始對生命犯愁;冬天之時我們有愛,所以我們在面對感情的消逝,懂得看開,命對生命的終結,懂得好好說再見。每個階段有了蘇打綠的音樂以愛相伴,陪著我們度過人生中各種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我們都能過得更加美好。

【冬未了:Everyone】

從民謠到搖滾,再從詩歌走進古典,蘇打綠的音樂是越來越細膩,歌詞中引用的經典越來越多,編曲更是愈趨複雜,一首一首的歌謠更為經典雋永。從地下樂團走向大眾市場的蘇打綠《韋瓦第計畫》,會是這個世紀最值得蒐藏的系列專輯之一。

(picture from facebook fans page of Sodagreen:sodagreen.band)


「音樂誰誰唸」每週五中午發表,由Chord & Major為您介紹音樂相關主題的大大小小、當您星期五午飯的配餐,慰勞辛苦工作撐到週五的你,再努力撐半天就放假啦!

%
*可自行輸入百分比
*Input the run-in percentage
歡迎使用「Chord & Major 全頻煲機程式」
完整煲機流程約為60分鐘,請依以下指示開始進行煲機:

1.請將耳機與播放裝置連接。
2.請將播放裝置的音量設定至100%。
3.按下start鍵後開始進行煲機。
Welcome to Chord & Major Full Frequency Run-In Program
The whole progress is around 60 minutes, please go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eps:

1.Connect the earphone and the audio device.
2.Set the volume at 100% on device.
3.Press “START” to begin with the Run-in program.
*注意事項:
煲機過程中因頻率與音量的變化較大,不建議直接聆聽。
*Note:
Not recommend to listen to the music through earphone during running this program due to the high volume setting and frequency changes.

第一階段:線性跑動

Step 1: Linear-Drive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20min
本階段針對耳機進行基礎熱身,讓耳機循序漸進地全頻運作,讓彈性恢復

Frequency: 0Hz ~ 45kHz
Time: 20 mins

This step is to do a basic warm-up for the earphone and let it play through all frequencies gradually to perform a better drive flexibility.

第二階段:瞬態反應

Step 2: Dynamic Response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10min
密集的瞬間動態動作,進行更高壓的極端熱機,讓性能運作達最佳化。

Frequency: 0Hz~45kHz
Time: 10 mins

Through the frequent dynamic responses to highly congress the burn-in progress for maximising the functions.

第三階段:全頻緩機

Step 3: Full Frequency Ease-up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30min
開始進行疏緩,讓耳機緩機,保留其延展性,讓驅動狀態穩定。

Frequency: 0Hz~45kHz
Time: 30 mins

Begin to ease-up the earphone for remaining the ductility and stabilise the driver.

START
PLAY
STOP
語言:繁中 / 日本語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