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專欄主題:週五中午的音樂配餐

【音樂誰誰唸】沉醉在厚重又張揚的泥沼地 – 重金屬與先行者「黑色安息日」

這一次Chord & Major所推出、重金屬音樂取向的「惡魔頭」小調性耳機,採用的圖騰是在重金屬演出時,常使用的形象「惡魔角」手勢,在面對世界所襲來的不公不義時,搖滾總是與我們站在同一側。

搖滾樂隨著二戰時的反戰思維開始流行,在戰後更成為反抗傳統思想的代表文化,有著「愛與和平」與「叛逆」這些極為個人自由的符號,也在各地隨著不同的壓迫民情而發展著。搖滾樂帶起的車庫搖滾風潮,進一步形成了批判風格的龐克樂;而針對感性至上與放浪不羈的龐克樂,興起的則是針對其批判的反思,理性而有條理的金屬樂開始邁入音樂史裡。

這一批新興的樂團誕生於60年末期的英國,他們從硬搖滾裡再發展出更有「重量感」與「速度感」的音樂,並將這種「金屬感」的風格確立下來,包括編制、音色、演奏方式等等,這個風格因其聽感,被稱為「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

金屬樂是「理性」的,除了因為龐克雜亂不堪的反思而興起,更是因為在音樂結構與旋律上形成各種有想法的編排,彷彿是想要讓龐克樂知道:要表達想法不是只能靠本能的吶喊,而是可以用完整的論述結構來傳達。

所以即使金屬樂聽起來總是紛擾,但了解到欣賞的方式,就能拆解出那音樂編排的美感,就像畢卡索的畫,乍看像毫無章法的塗鴉,實際上卻是一筆一劃精心去安排他的元素一般。重金屬的流派分別,也像他的概念一樣,依各種節奏快慢、和弦旋律、失真音色輕重等有邏輯可循的方式來劃分。

相對於「天主」、「傳統」、「保守」,「惡魔」總是一個很好的符號--做為對傳統對抗,如現在的「撒旦教」,就是一個故意名為傳統相反、倡導理性至上與獨立思考的「宗教信仰」。你就能發現,除了音樂結構是經過計算安排外,在金屬類別裡大量的惡魔形象,也都是經過思考後才呈現給大家的視覺符號。這些重金屬的人們並不是真的在崇拜惡魔,甚至還對黑魔術這些信仰之流嗤之以鼻,他們只是選擇了一個富有文化意涵在內的符號來做文藝式的傳達,還會因主打的議題不同產生不同的音樂子類别。而蓄長髮的習慣,也是來自嬉皮那「對社會最無力反抗的表達」。

惡魔角的手勢,是接任奧茲(Ozzy)在黑色安息日主唱位置的羅尼迪歐(Ronnie Dio)在70年末開始使用,他一開始是為了與奧茲常用的V字手勢做區別,而使用了家鄉義大利習俗裡使用的驅邪手勢,後來才在金屬樂迷裡演化成「惡魔角」的象徵。

黑色安息日也被視為是金屬樂的先驅,曾有人這麼說過:「重金屬流派三百多種,處於樹狀圖最上面的是黑色安息日。」今天我們就來小小介紹,金屬史上最不朽的樂團: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

1968年成立於英國伯明罕成立的「黑色安息日」,發行了19張專輯,全球銷售超過7000萬張,黑色安息日與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深紫色(Deep Purple)一起被視為「重金屬的三元老」。除了世界百大樂團、最有影響力樂團等基本頭銜外,黑色安息日也是確立出重金屬音樂應有特色的金屬先行者。創始團員分別為奧茲·奧斯本(Ozzy Osbourne/Vo.)、東尼·艾歐米(Tony Iommi/Gt.)、
吉澤·巴特勒(Geezer Butler/Ba.)和比爾·沃德(Bill Ward/Dr.)。

【黑色安息日同名曲《Black Sabbath》】

黑色安息日的代表人物,莫非主唱Ozzy奧茲·奧斯本,奧茲總是非常直接且不帶修飾的唱著歌,帶點哭腔的蒼涼氣氛成為他最大的辨識,沒有那麼出色的歌喉,卻在黑色安息日的音樂下達到最獨一無二的效果。1979年,奧茲在因酗酒與吸毒問題離開黑色安息日後,也沒讓自己音樂生涯中斷,反而是推向另個高峰,個人名義創作的銷售,不但達到原本黑色安息日的地步,在各音樂排行版也是名列前茅,更獲得葛萊美獎,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創辦了重金屬為主的「奧茲音樂節」,更是成功進入電視的商業系統,變成美國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

【Ozzy個人創作代表《Crazy Train》】

而創作出有黑色安息日特色的經典樂句,則是被評為「最偉大的重金屬吉他手」第一名的吉他手兼主創作者東尼·艾歐米,他是黑色安息日在49年來經歷許多風風雨雨、團員也不斷分合更迭之下,唯一不變的核心成員。東尼也是首創「降調」讓重金屬音樂產生沉重感的人,被稱為是創造重金屬樂句的「重金屬之父」,他的創作也影響了油漬搖滾、工業金屬、毀滅金屬等子類別,尤其後來於芬蘭盛行的毀滅金屬,即是由東尼擅長的低沉riff所衍生出來。

【被稱為RIFF LORD的東尼,擅長重覆且有力的樂句,並將其確立為金屬樂的特點】

奧茲個人的成功,有很大原因來自妻子兼經濟的莎朗在背後打點並督促,在1997年的奧茲音樂節,莎朗邀請了黑色安息日來當壓軸,兩位代表人物的不和,經歷19年後,終於也解開心結,並共同重組了黑色安息日。2016年,黑色安息日開始為期一年的解散巡迴,於2017年2月4日,他們回到家鄉伯明罕進行他們最後的一場演唱會,漂泊了半世紀,除了回到最開始的家鄉,最後一首歌也是他們最初的代表作「偏執狂」。

【黑色安息日代表作《Paranoid》】

時年68歲的奧茲於終場發表感想:「我心中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黑色安息日並不是某個大人物精心包裝、打造而成的,而只是說好『不如我們一起夢想吧』的四個小伙子。而且出乎我們最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們成功了。」

(picture from facebook fans page of Black Sabbath:@BlackSabbath)


「音樂誰誰唸」每週五中午發表,由Chord & Major為您介紹音樂相關主題的大大小小、當您星期五午飯的配餐,慰勞辛苦工作撐到週五的你,再努力撐半天就放假啦!

%
*可自行輸入百分比
*Input the run-in percentage
歡迎使用「Chord & Major 全頻煲機程式」
完整煲機流程約為60分鐘,請依以下指示開始進行煲機:

1.請將耳機與播放裝置連接。
2.請將播放裝置的音量設定至100%。
3.按下start鍵後開始進行煲機。
Welcome to Chord & Major Full Frequency Run-In Program
The whole progress is around 60 minutes, please go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eps:

1.Connect the earphone and the audio device.
2.Set the volume at 100% on device.
3.Press “START” to begin with the Run-in program.
*注意事項:
煲機過程中因頻率與音量的變化較大,不建議直接聆聽。
*Note:
Not recommend to listen to the music through earphone during running this program due to the high volume setting and frequency changes.

第一階段:線性跑動

Step 1: Linear-Drive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20min
本階段針對耳機進行基礎熱身,讓耳機循序漸進地全頻運作,讓彈性恢復

Frequency: 0Hz ~ 45kHz
Time: 20 mins

This step is to do a basic warm-up for the earphone and let it play through all frequencies gradually to perform a better drive flexibility.

第二階段:瞬態反應

Step 2: Dynamic Response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10min
密集的瞬間動態動作,進行更高壓的極端熱機,讓性能運作達最佳化。

Frequency: 0Hz~45kHz
Time: 10 mins

Through the frequent dynamic responses to highly congress the burn-in progress for maximising the functions.

第三階段:全頻緩機

Step 3: Full Frequency Ease-up

頻率運作範圍:0Hz~45kHz
時間:約30min
開始進行疏緩,讓耳機緩機,保留其延展性,讓驅動狀態穩定。

Frequency: 0Hz~45kHz
Time: 30 mins

Begin to ease-up the earphone for remaining the ductility and stabilise the driver.

START
PLAY
STOP
語言:繁中 / 日本語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