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簡單來說,就是當聲音的訊號從手機/MP3等裝置,經過耳機傳輸過程中會遭受的「阻力」。
阻力越大,相對的手機/MP3…等訊號裝置,就必須用更大的力氣,才能推得動耳機。所以若阻抗越小,耳機就會越好推動。換句話說,當手機/MP3只給耳機一點點聲音(輸出訊號),即使音量沒有調得很高,耳機感覺起來卻很大聲,就是靈敏度很高。
因此阻抗與靈敏度密不可分卻彼此唱反調,像是拔河一樣,當耳機阻抗大靈敏度就低,相反的阻抗小靈敏度就高。
「阻抗」是以Ω(歐姆ohm)為單位,根據歐姆定律,阻抗越低,電壓越低,電流越大。反之阻抗越高,電壓越高,電流越低。也就是說,阻抗大小會影響耳機的驅動力道。
現在MP3、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式裝置設計的趨勢,為了省電與更輕巧的設計需求,對於耳機輸出功率(也就是對耳機的推力)設計越來越小。也因此近年來,小型入耳式耳機為了滿足上述趨勢,就會把阻抗做小,讓耳機更好推,小小音量輸出可獲得大大的震撼。
那麼如果使用低阻抗耳機,但是音質聽起來還覺得不夠好,這有可能是因為使用智慧型手機、或是用PSP或NB一邊聽音樂、一邊打遊戲,同時你的手機、NB或是PSP太忙碌了,分配給耳機的訊號能量就不夠,也就無法將耳機驅動的很完美,造成音樂的細節無法充分被呈現。
所以對聲音品質特別要求的人,會額外再購買耳機擴大機(耳擴),以提供耳機足夠的能量,讓耳機可以有百分百的表現。
不過也不是一味選低阻抗的耳機,就是好,因為必須根據你的聲音播放設備,來選擇「適合」的耳機。像是用於DVD、電視機、這種大型的家庭試聽設備,就必須用高阻抗的耳機(100甚至200歐姆以上),才能聽到很多聲音表現的震撼力,而且因為這些設備的「力道」很大,低阻抗耳機會受不了,容易「燒壞」。
而用在MP3播放器、CD Player、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式產品的耳機則是建議使用「低阻抗」耳機。一般低阻抗的耳機其阻抗值大約介於16~32Ω之間。阻抗做得越低,對於訴求輕巧、省電、輸出功率小的手持式裝置,才能夠推得動耳機,對於聲音細節的表現才能完整呈現。目前Chord&Major調性耳機系列都是屬於低阻抗耳機,非常適合用於手持式行動裝置。